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与印度建立关系有可能有助于缓解塔利班政府在外交上的孤立,并为亟需的经济援助打开大门。例如,印度可能向地震灾民提供援助,增加粮食援助,恢复阿富汗前共和国时期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项目。考虑到其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甚至可能通过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伊朗...
【详细】
塔利班重新执政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为解决阿富汗问题持续发力,试图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在此形势下,印度实在是寂寞难耐,也急于有所作为。...
【详细】
中国周边外交正在处于“韬光养晦”和“奋发有为”的十字路口。中国怎样合理利用自身已经被印度认识到的地区影响力,构建增信释疑的制度框架,为每个地区国家都建立一个它们满意的地区角色,为地区的复杂矛盾和各种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搭建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和讨论的...
【详细】
即使在把国家利益置于价值观之上的现实政治领域,印度可能会利用从美国获得的军事和情报支持,不仅针对中国,还针对巴基斯坦,这一事实也应该给拜登政府敲响警钟。尽管如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成功参与对其自身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与其对印度和该地区其他“志同道合”的民...
【详细】
为了制衡日益自信的中国,拜登总统必须推动特朗普政府构想的印太战略框架,同时支持美国自由和民主的立国价值观。通过在世界舞台上坚持这些价值观,拜登以后至少会被人们铭记为一位真正的美国总统……...
【详细】
中美关系仍有机会,但随着局势发展,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两国关系的路越走越窄。机会不会自然地转化为实际的成效,如果不能把握住机会,不断消耗中美关系中的积极的建设性因素,扩大消极的对抗性因素,双方关系就会越来越富有竞争性和敌意性。...
【详细】
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四边对话”这一地区秩序构想的“负面性”,即大有把中国作为对立面或是假想敌的趋势。中国需要将“四边对话”放置于地区秩序调整这一广阔的时代背景以及中美关系的大格局中加以分析和应对。在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在全球层面避...
【详细】
相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强硬动作,中国方面则显得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中国面临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印度则否。印度军队前往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从人口稠密区上来,调动容易,资源丰沛;但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从新疆还是从西藏过来,都要经过很长时间,中间都是人口稀少(今天新疆总...
【详细】
随着美中紧张关系的加剧(这几乎不可避免),中国和美国可能会要求亚洲国家在两者之间选边站。对印度来说,这将是一个尴尬的选择。印度的逻辑一直是寻求与中美两国间选择建立比另一方更好的关系。但如果到了关键时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印度会不得不选择美国。...
【详细】
当前美国的战略过于模糊且进展缓慢:如果没有明确的优先事项,美国和印度可能会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有效加强地区军事平衡的活动上。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改革过于缓慢,而这正在使中国在地区影响力上获得相对收益。而美国一味地指望印度采取制衡中国的举动,将错失时机,使...
【详细】
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规划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不仅需要严格的体能准备,如印军在克什米尔的高原作战学校进行体能准备,还需要进行战术创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努力提高其战斗机喷气发动机在高海拔地区的性能,同时在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一些富氧高压舱,以使任何后续...
【详细】
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
【详细】
想当然地将中国在实控线上的行动与中国更广泛的激进政策联系起来,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有迹象表明,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应美国去年对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支持采取了单边措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