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美国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分析师帕梅拉·肯尼迪(pamela kennedy)认为,在安倍执政期间,中日关系出现了缓慢但显著的改善。...
【详细】
中方的发布基本上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轴心,日方的发布则完全没涉及50周年,双方内容极其不对称。仅从这点来看,中方似乎有意改善和发展对日关系。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包括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在内的日本周边非常活跃,结合日本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批评一起...
【详细】
在长期从事与领导中日民间外交的实践活动中,周恩来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以官带民”、“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等方针,使中日民间外交在经贸往来、人员互访、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得以展开,最终促使中日官方外交关系的建立。此后,中日关系在民...
【详细】
在180年的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外交政策不能诉诸狭隘民族主义,而必须遵守国际行为规范与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中日合作,假以时日,到21世纪中叶中日战争结束100年之时再回首,两国间和平与友好的记忆...
【详细】
岸田政府在外交话语上整体仍然会继承安倍时期的内容。然而,仅有日美同盟的巩固,不足以展示岸田特色,这就需要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亚洲外交,特别是稳定的中日关系来展示其亚洲外交成绩。岸田文雄12月6日在第207届国会施政演说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中日关系...
【详细】
外交舞台可以说是岸田巩固党内和选民两个层面,实现双重稳定的重要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中国外交的稳定只能是加分,而一个动荡的日中关系,并不符合岸田体制求稳定的利益。...
【详细】
要赔偿,钱是会用完的,而不要经济赔偿,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愿与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在日本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已经化作日中友好的巨大动力。...
【详细】
长期以来,日本就认为安全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问题。部分由于其和平宪法所施加的军事限制,东京历来试图通过援助、贸易和外交赢得其他亚洲大国的信任。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东南亚的民意调查一致表明,日本是该地区最受信任的大国,并且拥有相当强的软实力。...
【详细】
中日两国围绕东北亚、钓鱼岛以及东海、台海、南海等热点问题而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无法消除,并且还会产生的新的地缘政治纷争。中方要更加积极地运用政治对话、民间外交、对外传播等多种手段,敦促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自我克制,在台海...
【详细】
北京本可以采取措施,来大大增加日本抵御华盛顿劝诱的动机,缓解它自己在钓鱼岛领土主张上的压力。然而,中国反其道而行,增加了海军在争议岛链附近的存在,同时征召渔船队也这样做,言辞也越来越强硬。即使从纯粹的短期战术角度看,这也是目光短浅的策略,其效果是将东京进一...
【详细】
日本的对华政策仍有待明确。中国在这一区域的强硬行为让日本对华鹰派暂时占据了上风,但他们的优势并非不可逆转。例如,日本企业继续将中国视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最近几周,丰田和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fanuc)等日本领先企业宣布了在中国的重大新投资。生产电脑芯...
【详细】
在2021年4月菅义伟访美会见拜登,发表日美联合声明后,中国对日批评的语气骤然上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日不代表国际社会,没有资格定义国际秩序,没有资格将自身标准强加...
【详细】
目前两国关系的规律性现象是:凡是如安倍那样强势、长期执政和理性的政府,一旦中日双方谈妥某些议题,往往能够贯彻执行,大的事情上双方也能顾全大局;相反,弱势的日本政府则常常难以做到,甚至会成为麻烦,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的今天,菅义伟近期的表现就是如...
【详细】
对于中日两国来说,2014~2015年前后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的gdp于2011年超过日本。从2014年前后开始,中国访日游客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约为499万人,2017年达到约735万人,在新冠疫情蔓延之前的2019年,大幅增加至约959万人。中国人对日本印象好的最大原因之一可能是...
【详细】
中日在今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相互支持办好奥运会,必然会在各个层面强化合作和沟通,同时也需要同世界各个参赛国沟通,还要与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这些合作本身就是对多边主义外交的重要考验,也是对中日关系广度、深度和韧性的一次锤练。...
【详细】
日本开始减少对华经济依赖,努力通过调整产业链布局,升级高新科技领域换代。目前,日本政府在考虑摆脱“来自中国引力作用”,分步逐次与中国经济“脱钩”。...
【详细】
中日韩合作潜力巨大,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都不容置疑。日本韩国的优势在于经济整体质量较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金融业开放程度较高,对外投资领域也较为宽泛。俄罗斯与蒙古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农业与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日常生活用品有着广泛而...
【详细】
日本或许想把时针拨到关系恶化前的2008年到2010年,努力将关系拉到以前的轨道上来。但是,从力量关系判断,日方不一定如愿。反过来,中方也并非完全能如愿以偿。两国如何找到共同的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益点,进行现实的判断,将成为焦点。...
【详细】
鉴于2017年夏天安倍第二次政府的阁僚都没有参拜,成为改善日中关系的一个条件,因此靖国神社参拜问题实质上与外交不无关系。这就要求新政府有应对打击的能力。在10月17日开始的秋季例行大祭上,菅义伟新政府阁僚的动向将成为一个重要风向标。...
【详细】